---------关于丁酸梭菌,是由日本的宫入近治博士发现的,是一株严格的厌氧菌,也是肠道本身就有的“土著菌”,当丁酸梭菌进入肠道以后,可以迅速定植于肠道,形成优势菌群,代谢产生益生物质,尤其是代谢产生丁酸,可以有效地为肠道上皮细胞的修复提供能量,降低肠道pH值,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证机体健康。
------------肠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更需要丁酸梭菌来对肠道进行修复与调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丁酸梭菌会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式:
第一个,以相应的物种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比如从某物种中的肠道中分离出丁酸梭菌,进行工厂化生产以后,应用,实现菌群的精准应用。
第二个就是使用基因技术,将有效的代谢产酶或者产酸的基因转入丁酸梭菌中,实现高产酸产酶的丁酸梭菌的存在。这样,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丁酸梭菌会更加有效,更加的实现其益生效果。
图片
2、丁酸梭菌和乳酸菌都对肠道有益生作用,主要体现在:都可以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调节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平衡。
-----------但,丁酸梭菌与乳酸菌去比,不仅可以起到以上的益生作用,更可以对损伤的肠道进行修复,有资料显示:
----丁酸梭菌代谢的“丁酸”,是修复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
----而“乳酸”需要先代谢产生乳酸,然后,结合其他短链脂肪酸形成丁酸才能发挥作用。
------同时,丁酸梭菌代谢产生丁酸的含量,远远超过乳酸菌,这说明,丁酸梭菌修复肠道的速率,远远超过乳酸菌。
丁酸梭菌被称为“肠道第一菌”,从这个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丁酸梭菌保护肠道的首选益生菌,因此,丁酸梭菌,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然是前途光明的。
3、益生菌,为什么,需要选择 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更利于肠道健康,丁酸梭菌是一种产“丁酸”的菌,产丁酸的菌的重要性在于两方面:
一方面,它们本身以多种方式促进机体肠道健康。另一方面,乳酸菌等一些益生菌的“益生”作用,只能通过产丁酸的菌才能实现,故产丁酸的菌,更有利于肠道健康。
4、丁酸梭菌,还有哪些特性? 丁酸梭菌是以孢子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除了可以抵抗运输等过程中的高温、高热,还可以耐受体内胃液、胆汁酸和消化酶的作用,并且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
图片
5、功能性:复合益生菌,“君臣佐使”,指什么?
功能性复合益生菌,运用了中医“君臣佐使” 配伍理念:-------以丁酸梭菌为 “君”——主攻,修复肠道上皮细胞,保护肠道功能健康完整;------乳酸菌为“臣”——辅助、加强,产酸、降低肠道pH值,辅助改善肠道健康;------芽孢杆菌为“佐”——缓解,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菌、促进消化吸收;------酵母菌为“使”——调和增效,促进有效成分联合发挥作用;
6、结合不同肠段独特的生境特点,各益生菌有针对性的发挥功效:
-----前肠段,属于微氧环境,主要是芽孢菌等发挥功效;
-----中间肠段,是极微氧环境,主要靠乳酸菌等发挥功效;
------后肠段,是严格厌氧的环境,更适合“丁酸梭菌” 增殖定植,发挥益生功效的区段,做到 “每一寸” 肠道,都有优势菌,益生菌全肠分布!
7、在今年4月7号,北京卫视的《我是大医生》中,介绍了一种阻断肠癌发生的物质---丁酸!
-------节目中介绍了,丁酸对肠癌细胞的作用:
丁酸,可以增强肠道细胞的免疫力,当有癌细胞出现的后,丁酸会直接作在癌细胞上,并促进癌细胞逐渐死亡。
图片
8、抗炎、抗癌特性
丁酸盐对肠道具有抗炎和抗癌功能。
肠道内壁会保持低水平的炎症,以防与微生物群接触的粘膜表面发生任何变化。低水平的炎症受到严格控制,但如果它被破坏,会导致氧化损伤,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导致癌症。
丁酸盐会阻止体内的一些促炎物质发挥作用。丁酸盐的抗炎作用可减少氧化应激并控制自由基造成的损害。
丁酸盐的抗炎特性,部分原因是其抑制转录因子核因子-κB (NF-κB)的激活,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丁酸盐可以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9、丁酸盐,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图片
前面我们知道,丁酸盐通过直接诱导上皮中的紧密连接蛋白来增强肠粘膜屏障。
此外,丁酸盐诱导ILC3细胞分泌IL-22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作用。
通过与GPCR 43和41的相互作用,丁酸抑制中性粒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丁酸通过GPCR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通过增加Foxp3 T细胞调节T细胞功能,同时抑制产生IFN-ɣ的T细胞。丁酸增加5-羟色胺的产生,也是HDAC的抑制剂。
它通过这些途径调节B细胞功能,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同时降低IL-17。丁酸盐通过增加B细胞的IgA和IgG抗体反应,增强特异性免疫和抑制自身免疫。
抗炎 -> 抗癌
丁酸盐也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组蛋白脱乙酰酶是大多数癌症中产生的酶。因为丁酸盐是一种抑制剂,它实际上会改变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或凋亡。因此,它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发展。
10、丁酸,是不是越多越好?
丁酸并不总是越多越好,低浓度丁酸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高浓度丁酸反而抑制细胞增殖和生长,增加肠道的通透性。
胃肠道不同部位对丁酸的耐受阈值也存在一定差异,胃和小肠对丁酸的耐受阈值低,结肠和盲肠耐受阈值高。
添加普通丁酸钠制剂(主要在肠道前端被吸收利用),反而造成肠道炎症、菌群失调。
更有意思的是,轻微炎症或者轻度溃疡部位添加丁酸盐可以促进肠道损伤的修复,在严重溃疡肠道部位添加,不利于溃疡的恢复,甚至加剧整个溃疡。
有学者发现溃疡部位的粘膜组织对丁酸的代谢降低,甚至只有正常粘膜组织的一半,主要是由于其转运载体和氧化相关的酶活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Arora T, Tremaroli V.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Butyrate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12:761834. Published 2021 Oct 19. doi:10.3389/fendo.2021.761834
Siddiqui MT, Cresci GAM. The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s of Butyrate. J Inflamm Res. 2021 Nov 18;14:6025-6041. doi: 10.2147/JIR.S300989. PMID: 34819742; PMCID: PMC8608412.
Bourassa MW, Alim I, Bultman SJ, Ratan RR. Butyrate, neuroepigenetic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Can a high fiber diet improve brain health?. Neurosci Lett. 2016;625:56-63. doi:10.1016/j.neulet.2016.02.009
Hu Liu, Ji Wang, Ting He, Sage Becker, Guolong Zhang, Defa Li, Xi Ma, Butyrate: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Health?, Advances in Nutrition, Volume 9, Issue 1, January 2018
Bridgeman SC, Northrop W, Melton PE, Ellison GC, Newsholme P, Mamotte CDS. Butyrate generated by gut microbiota and its therapeutic role in metabolic syndrome. Pharmacol Res. 2020 Oct;160:105174. doi: 10.1016/j.phrs.2020.105174. Epub 2020 Aug 27. PMID: 32860943.
Rivière, A., Selak, M., Lantin, D., Leroy, F., & De Vuyst, L. (2016). Bifidobacteria and Butyrate-Producing Colon Bacteria: Importance and Strategies for Their Stimulation in the Human Gut.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7, 979.
LeBlanc JG, Chain F, Martín R, Bermúdez-Humarán LG, Courau S, Langella P. Beneficial effects on host energy metabolism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vitamins produced by commensal and probiotic bacteria. Microb Cell Fact. 2017 May 8;16(1):79. doi: 10.1186/s12934-017-0691-z. PMID: 28482838; PMCID: PMC5423028.
Stilling RM, van de Wouw M, Clarke G, Stanton C, Dinan TG, Cryan JF. The neuropharmacology of butyrate: The bread and butter of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Neurochem Int. 2016 Oct;99:110-132. doi: 10.1016/j.neuint.2016.06.011. Epub 2016 Jun 23. PMID: 27346602.
Szentirmai É, Millican NS, Massie AR, Kapás L. Butyrate, a metabolite of intestinal bacteria, enhances sleep. Sci Rep. 2019 May 7;9(1):7035. doi: 10.1038/s41598-019-43502-1. PMID: 31065013; PMCID: PMC650487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